奥义思网站建设-www.aooly.com
奥义思坚信质量高于产量
我们的团队自成立以来,秉承着质量是衡量价值最重要标准的理念,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数字产品。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瑕疵而一蹴而就,体现的不仅是我们对品质的苛求,也是对客户以及产品负责的态度。
马上联系我们,让天才的设计师帮您实现这一切。

   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电子政务

      电子政务,是涉及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的一个大系统。因此,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研究、乃至开发和建设,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
      电子政务用户需求分析

      用一些电子政务的典型为例,进行用户需求的分析。电子政务,大体上可以分为管理服务型、服务管理型和业务协同型三类。管理服务型,是以管理为主,通过管理来实现服务。如,税务、社会保障、海关等电子政务,是通过管理来实现对外服务。服务管理型,是通过对外服务来实现管理。如,工商审批、投资审批等电子政务,是通过服务来实现管理。业务协同型,是通过相互之间业务的交流和协同工作,实现电子政务。如,电子公文交换就是一例。电子商务处理的是信息流、现金流和物流,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业务流、信息流和现金流。由于电子政务或电子商务都要处理现金流,我们有理由把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作为准金融系统来处理。如,社会保障、税务、海关等电子政务系统,都可以作为准金融系统。准金融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。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方法着重在人,"以人为本"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。而准金融系统处理方法是"以钱为本",是以帐户管理为核心和以资金平衡为根本的系统。资金的平衡是准金融系统的核心。准金融系统对交易的完整性、安全性、不可抵赖性和时间性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。服务管理型的电子政务,可以作为管理信息系统来对待。这类系统不是以人的基本信息为主,就是以单位基本信息为主。电子政务一个目的就是要实现监管。数据大集中、业务大集中,为业务监管创造条件。业务大集中,必然会带来管理的大集中。因此,电子政务必然发生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调整。把用户的感性需求,上升为理性需求,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几点。用户需求分析,不仅要满足用户的需求,而且要高于用户的需求。

      电子政务系统的分解

      当电子政务进行一个应用系统进行开发时,必然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:选择什么样的应用系统?提供哪些服务?开发采用的标准是什么?建立在什么样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之上?安全措施有哪些?提供什么样的管理功能?上述六个问题也称为应用系统开发六要素。上述六要素不是孤立的,而是相互联系的。

      电子政务功能的顶层,是对外提供的服务,除了采用计算机的Web服务外,应该提供包括电话机、手机等普通终端在内的呼叫中心服务或声讯咨询服务,以消除数字鸿沟。应用业务层包括所开发的应用系统。如前所说,要选择那些具有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政务系统排在优先位置,如税务、外经贸(海关)、社会保障、电子公文流转等。应用业务支撑层,实际上就是业务开发时采用的标准。现在流行的开发标准有XML信息交换、中间件、J2EE(基于JAVA语言的企业第二版本)以及Web服务等。应用业务支撑层设置的目的有两个:第一是提供与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接口以方便开发,第二是提供解决基于TCP/IP因特网的无序不可控带来的业务处理(交易)完整性的途径。它的设置不仅加快了应用软件开发的进度,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交易的完整性,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安全和管理也是分层次的。服务层是面向用户的。服务层的安全措施主要有用户认证和授权,通常的做法是由认证中心来实现的。应用系统的安全措施主要有应用业务加密、数字签名和电子印章等。应用业务支撑层的安全措施,主要有XML和信息交换的安全技术。网络安全的措施常用的有防火墙、漏洞扫描、防病毒等。管理也一样是分层次的,从顶向下有用户管理、应用业务管理、计费管理,以及包括故障管理、配置管理、性能管理和安全权限管理在内的网络管理。系统监控对一个运行系统也必不可少。

      电子政务水平分解,是要说明系统的组成。电子政务面对三个实体:政府(G)、企业(B)和公众(C)。这三个实体产生G2G、G2B、G2C、B2G和C2G五种模式。电子政务是由业务系统、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系统和保障体系三个系统组成.
      其中保障体系包括管理体制、规划与投资、安全体系、标准规范、人才培训和法制建设等。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和电子政务公众服务之间既要安全隔离,又要进行信息交换。身份认证(CA)中心的建设在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建设中是关键。根据电子政务实体组成,
      电子政务是由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网、电子政务业务和电子政务内部办公网这三个网组成。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和公众服务,应该建立由政府门户网站、呼叫中心以及包括手机、电视机等多终端在内的多种网络服务,以利消除数字鸿沟。电子政务业务网,包括由信息交换和数据库组成的数据中心或信息中心、应用系统、认证中心和维护与管理网络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中心,以及容灾备份中心等。电子政务内部办公网,是政府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网和业务处理网。为了安全,公众服务网和业务网之间采取隔离措施,业务网和内部办公网之间也要采取安全隔离措施。安全隔离措施可以采用逻辑隔离,也可以是物理隔离。要尽可能利用安全措施与信息交换相结合的安全网闸。安全产品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测试。隔离措施级别的高低,应根据安全评估和有关规定。从组成网络基础设施来看,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外网和内网。外网和内网可以是局域网、城域网或广域网。在建设时,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,以避免重复建设。

      电子政务系统的协调

      业务协同或业务重构是电子政务的核心,也是电子政务的难点所在。业务协同是为了某项电子政务的业务,例如社会保障业务,要把有关部门,如公安、民政、税务、工商等部门的数据进行共享和业务进行协同工作。为此,进行该项业务的顶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。业务协同能达到提高办公效率和为民服务的目的。业务协同的难点不在于技术,而在于协调,因为或多或少涉及部门之间的利益。作为第一步,在不改变现行的纵向(部门)业务下进行横向业务协同或业务重构。

      纵向业务,如部委或省市的信息系统暂时不作任何的改变来重构关键业务。关键业务的确定需要通过与关键领导多次的对话,体现一把手工程。在关键业务确定后,就要进行关键业务的需求分析,如确定关键业务的关键要素和业务分层和业务流程以及共享数据等。

      共享数据,来自于纵向的信息系统,是在不改变现有组织结构的信息流的情况下进行。数据流纵横交叉、以横为主。要实现信息共享,共享信息必须网络化、规范化和标准化。业务接口,是把来自不同系统的共享数据变换成统一的业务接口规范。业务接口在物理上的实现是通过接口机,或代理机。业务接口规范,采用统一的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(XML)的形式。为了便于业务接口的开发,也需要对数据库的接口规范有所规定。数据库接口规范,包括数据库安全访问权限、数据库访问协议、数据格式(主流数据库访问协议的核心字段)等。目前流行的数据库访问协议有:XA、JDBC、ODBC;内部网数据对外也可以是服务器,服务器对外协议可以是XML或HTML或C等。是否要设置采集数据库,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。在不设置采集数据库时,能保证关键业务的数据与纵向业务数据库数据的同步。但是,在关键业务生成时,频繁地访问纵向(专业)数据库时,要确保通信网络的容量和访问的安全。在设置采集数据库时,不存在通信网络的容量和访问数据库的安全问题。但是要保证采集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各专业数据库中数据的同步。建议还是设置采集数据库对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有利,因为数据同步问题的解决在今天并非难事。

      业务的分层及业务流程的确定组成业务的生成规则。业务生成规则,可以放在业务流程数据库中。关键业务、决策和业务生成规则,组成业务闭环反馈控制。决策系统根据需要对业务生成规则进行修改,并对信息发布负有责任。业务闭环反馈控制,是组成关键业务的重构模型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。

      信息交换包括业务接口在内,一方面是为了从各专业数据库中采集共享数据,另一方面完成对外信息发布和参与关键业务的闭环反馈控制。